找到相关内容308篇,用时10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济华居士遗集

    ‘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’所以人人都宜把握住此生,勿使入宝山空手回去才好。  再谈谈人生,大家都有的八种苦处,即生、病苦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...李济华居士遗集  广化法师敬辑  出版缘起  印顺长老序  李焕虨律师撰济事略  辑者序  发起组织助念往生团文  笔谈  四不可得  印老人的契机开示  佛教教材的资源  再印阿弥陀经白话解释...

    广化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45456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无我观

    舍受,亦由众多因缘、条件和合而成,也是不断地生灭变化之中,这些生灭变化的现象就落入行。如果具体地总括来说包括有八:生、病苦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及五蕴炽盛。所以其实佛教所说...?谓于诸行中,先起无常智,由思择彼生灭道理故。次后于彼生相应行,观为生法、法、乃至忧、、热、恼等法。由是因缘,一切皆,此即依先无常智生后智。又彼诸行,由是生法乃至是热恼法故,即是死生缘起,展...

    陈琼璀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295460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处观

    ,其中圣谛就具体地列出八:生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所求不得及略五盛阴,跟著经文就再详细地描述生等以至所求不得种种,而所有这些众,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此身、心故略说为五盛阴。所谓五...缘眼、色,生眼识,三事和合触,触灭则有灭,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病死、忧悲恼灭:如是纯大聚灭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说,是名灭道迹。……..’(大正二,页...

    陈琼璀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754617.html
  • 中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生命关怀考论

    病人解除病痛是佛徒们践行救苦救难福田的重要内容。“谛”是佛教基本教义“四谛”之一。《增一阿含经·四谛品》云:“彼云何名为谛?所谓谛者,生、病苦、死、忧悲恼、怨憎会、恩爱别离、所欲不得,取要言之,五盛阴。是谓名为谛。”[1] 可见,“病苦”是构成谛的一个方面。面对疾病对人的折磨,中晚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僧侣通常以转经等方式极力为患者从精神上、心理上进行安慰、疗治,以解除痛苦...

    李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5054901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

    出发点。佛典关于“”的分类很多,有四、五、八、九、十一等。《增一阿含经·四谛品》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说法:  彼云何名为谛?所谓谛者,生、病苦、死、忧悲恼、怨憎会、恩爱别离、...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,佛陀曾于路上劝阻,但未成功。被杀“释种”,“积尸如莽,流血成池”。佛陀曾听到释氏五百妇女被戮含称佛的声音,他无可奈何,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:“羁缠五欲,流转三涂,恩爱别离,生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5655773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你要与祖佛不别,但莫外求。”   人生在世,常有无量众切身,粗略说有八,即生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忧悲恼,是为八也。今生不度,更待何时?   元音老人云:“我们...自缚,无解脱时。愚者无知,安受困苦而不求解脱;智者知生死事大,苦海无边,于求解脱而无其门……释迦文佛,悲悯众生,出无由,应现世间,教化众生,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……委屈开示二种根本:一者无始生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觉海之路

    这种分别心。  和尚为什么不能结婚?因为和尚的发起人释迦牟尼,他是结了婚的,由于他所学的知识和学问,不能解决他的根本问题,即生老病死等八,即生,病苦,死,求不得,爱别离,五蕴炽盛,...济贫拔”、“先人后己”、“舍己为人”、“不得悭贪狭隘”等道德轨范的切身实践。因为光喊一句无私、阔淡的口号是不起作用的,以乱心制乱心根本达不到修身养性的目的。  2、强身法宝。  强身的法宝是护心调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857470.html
  • 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

    的无质状态。”(《东方论坛》1997年第1期,第13页)  ⑨东晋僧伽提婆译《增壹阿含经》卷一七《四谛品》:“所谓谛者,生、病苦、死、忧悲恼、怨憎会、恩爱别离、所欲不得,取要言之,...社会人生同样是虚幻不实的。就是这个虚幻不实,造成了社会人生的一大“聚”。“”,是佛教对人生最为根本性的概括。佛教指出,造成人生之的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:一为人的自然生、存、灭过程的;一为...

    普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4357680.html
  • “诗佛”王维说

    悲生死。”《辛夷坞》一诗就艺术地表现了这种“不悲生死,不永寂灭”的“无生”禅理。而“生死”、“”正是佛教所要面临和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。王维作于早年的《哭殷遥》诗云“忆昔君在日,问我学无生”。直至...,方可达到目的,主要在于观空、观、观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,具体有修“不净观”、“数息观”等法门。如不净观想象众生身体各处的秽污不洁;数息观则闭目凝神,端坐不动,心如止水,默数自己的呼吸出入等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358258.html
  • 解读小说《沧桑》中的佛教思想情怀

    三个神话般的人物的身上多了一些人情味。   通过我对五组苦难的生命群体的分析,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的生命苦难的阐释。在我看来:人生之中存在着“八”。即:“生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恨、求...]”他表达了他对人的生命死亡的无可奈何;李白在诗歌中写道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[5] 他在诗歌中流露出人生...

    贾鹏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858590.html